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改发院成功举办“政经大讲堂第十五期——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高级研修班
发表日期:2023-08-30 作者:

关键字: 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土地制度改革

2023年8月21-28日,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全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共同举办了“政经大讲堂第十五期——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高级研修班。在此期间,刘伟教授、洪银兴教授、彭森会长、刘世锦主任、逄锦聚教授、裴长洪研究员、黄泰岩教授、刘元春教授、杨瑞龙教授、宋冬林教授、黄群慧研究员、刘志彪教授、沈坤荣教授、谢富胜教授、刘守英教授等国内著名专家学者汇聚政经大讲堂,围绕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研讨,系统阐释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内涵,准确把握未来中国经济转型的趋势及改革重点,着力推进新发展阶段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来自高校和科研机构、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的100余名正式学员全程参加了本期系列讲座,线上直播平台观看学习人数累计约4万人。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研究员、经济学院党委书记、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刘守英指出,土地问题与中国的经济转型和城市化进程密切相关。城乡融合是城乡转型的一个阶段,当前我国处于城市化加速阶段中后期,需要密切关注发达国家的城市化从快速发展向稳态转变的重要特征和经验,通过在毗邻的城市推进区域一体化,从而可以在更大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拓展新的发展空间,重塑经济地理。同时,以中心城市、外围郊区和非都市区三个空间形态的叠加,实现城乡融合发展。

我国能够在四十年里创造城市化高速发展的奇迹,源于独特的土地制度安排,但这种“以地谋发展”模式潜在的诸多问题也在不断累积,造成以土地推动发展的效力减退、不可持续性显现等问题,亟需寻找新的转型之路,改变以土地供应、土地融资、房地产经济为支撑的“以地谋发展”模式,但从结果来看,这些问题在转轨后不仅没有解决反而加重了。刘守英教授指出,我国通过土地资本化和金融化实现了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但这种发展模式不仅带来了经济增长方面的一系列问题,还使得我国城乡融合阶段出现多种结构失衡。因此,盲目继续城市化不能解决当下中国的农村问题和城市问题,唯有实现城乡融合发展,才能改变城乡发展失衡现状。

最后,刘守英教授总结指出,当下中国需要真正适应经济发展阶段变化的土地制度改革,来推进城乡融合。一方面,土地制度改革需要在治理模式上发生重大变化,形成统一的土地权利体系。另一方面,土地制度改革要能够支撑都市圈的发展、省县城乡体系的构建以及乡村系统的重构。

4012ddab6834b1d55ad76404a62edecc.png

本期政经大讲堂在聆听大家报告、感悟思想伟力的同时,鼓励各位研修班学员以“建设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主题提交学术论文。本次研讨会择优选取了4篇投稿论文进行宣讲和评论,涉及区域主导产业选择、国内大循环理论基础、经济发展数量和质量协同演化、新时期耕地非粮化治理路径与政策选择等多个研究领域。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邹赛汇报了题为《基于生产方式视角的区域主导产业选择——以武汉为例的研究》的论文,认为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刻画生产过程的逻辑,可以从生产过程中的主导投入和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结合的复杂程度两个维度,将产业划分为简单劳动密集-简单结合型、简单劳动密集-复杂结合型、技能劳动密集-简单结合型、技能劳动密集-复杂结合型等八种类型。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秦丽颖汇报了题为《国内大循环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基础——基于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流通理论》的论文,认为探讨国内大循环的理论基础应该从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流通理论中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环节及其相互关系中入手,将其重新阐释为一个宏观经济循环系统。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王灿汇报了题为《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内涵、挑战与路径》的论文,认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任务对我国未来经济发展有着明确的“质量”和“数量”的要求,这就需要我国不断提升经济抗风险的能力和韧性,在转型的进程中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并形成“创造性破坏”力量,优化要素资源配置,提升经济运行效率,最终实现经济发展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刘鑫鹏汇报了题为《耕地非粮化何以影响中国粮食安全?——新时期耕地非粮化治理路径与政策选择》的论文,认为在“国家要粮、农民要钱、地方要地”的目标冲突下,耕地非粮化现象不仅能够通过地理经济关联对邻近地区的粮食安全构成显著影响,还可以通过信息传递突破近距离空间限制对相隔较远地区的粮食安全产生显著影响。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编辑部的李振新老师、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的齐昊老师、黄彪老师、李直老师和陈伟凯老师作为评论人参加了本次论文研讨会,五位评论老师分别从论文写作规范、逻辑连贯性、实证分析等方面提出问题并给出优化建议。最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范欣老师对四位同学的分享和评论人的精彩点评表示感谢,希望大家在未来的政治经济学学习与研究中,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地推动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

至此,“政治经济学大讲堂第十五期——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高级研修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