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毕吉耀:全球直接投资及我国利用外资形势
发表日期:2015-02-13 作者:毕吉耀

关键字:

    一、全球直接投资动向 

    1. 受全球经济复苏基础不稳影响,跨国直接投资规模持续波动。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直接投资规模一度大幅回落,但随即呈现明显回升态势。2011 年全球跨境直接投资规模为 1.7 万亿美元,已接近金融危机前的水平。受全球经济复苏基础不稳和各宏观政策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2012 年全球跨境直接投资规模大幅回落18% ,2013 年回升9%,仍显著低于2011 年水平。

    2. 资本由发达国家流入新兴经济体的总趋势并未改变。目前,新兴经济体已经取代发达国家,成为外资的主要流入地。2013年,流入新兴经济体的外资规模达8954.5 亿美元,占全球跨境资本流动总额的61.7% ,为历史最高水平;从发达经济体流出的跨境直接投资占全球跨境资本流动总额的 60.8%,较2008 年有所下降,仍占主体地位。

    3. 东亚地区仍是外资流入的重点地区,东盟流入外资规模已超过我国。2013 年,东亚地区新兴经济体(包括中国、韩国、蒙古和东盟)流入的FDI(直接投资)规模为4263 亿美元,约占新兴经济体流入外资规模的一半左右,是发展中国家外资流入的重点地区。拉美地区新兴经济体流入FDI 规模大幅增长,2013 年已达到2920.8 亿美元,增长14.1% 。目前看,我国仍是 FDI 流入的主要目的地之一,流入我国的 FDI 占东亚地区发展中国家吸引外资总额的25% 以上。近年来,东盟、印度等经济体流入FDI 规模、增速已达到甚至超过我国。据联合国贸发署统计,2012 年,流入东盟的FDI 增长17.9% ,明显高于我国;2013 年增长6.7% ,总金额达1254.55 亿美元,已经超过我国。

    4. 国有跨国公司在跨境直接投资中的地位不断提高。据联合国贸发署统计,目前全球约有 550 家来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国有跨国公司。这些企业拥有大量的海外资产,在跨境直接投资中的地位不断上升。目前,大型国有跨国公司的数量占跨国公司的比重不到 1% ,而其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占全球跨境资本流动总额的比重已达到 11% 。

    二、我国利用外资走势变化

    1. 流入我国的FDI 规模增速明显放缓。2010 年~2013 年各年,流入我国 FDI 增速分别为 17.4% 、9.7% 、—3.7% 和5.2% ,增速明显放缓。2014 年前3 季度,流入我国的 FDI 为 873.6亿美元,同比下降 1.4% ,是继2012年之后再次出现的下降趋势。其中,一季度同比增长 5.4% ,二季度同比下降0.9% ,三季度同比下降 7.9%,增速持续放缓。 其中,9 月份同比增长

1.9% ,稍稍扭转了连续两个月外资连续大幅回落的态势。

    2. 近期大多数发达经济体对我投资增速均下滑,且下滑幅度高于我国利用外资平均水平。2014 年前3季度,美国、欧盟、日本对我国直接投资规模分别为 21.7 亿美元、 48.4 亿美元和33.9 亿美元,同比下降24.7% 、18.8% 和 43% ,均明显高于同期我国利用FDI 总降幅。在发达经济体中,韩国和英国前 3 季度对我国直接投资规模同比增长 32.5% 和32.3% ,增幅较为明显。

    3. 香港在我国 FDI 来源地中的地位持续上升。香港在流入内地的FDI 中比重整体稳中有升。2008年,香港对内地直接投资规模为 410.36 亿美元, 占流入内地 FDI 的 44.4% ;2013 年,这一比重上升至66.6% 。2014 年1~8 月,香港对内地直接投资规模为 542.5 亿美元,占流入我国FDI 的 69.2% ,所占比重较2013 年进一步上升。考虑到香港对内地的投资规模包含了发达经济体通过香港向我国内地的投资、香港当地企业向我国内地的投资、我国内地在港分支

机构或上市企业回流内地的资本,其构成因素十分复杂,难以准确反映我国对FDI 流入的真实吸引力。因此,我国对FDI 吸引力的下降程度可能要较总量数据体现得更为严重一些。

    4. 从产业结构看,以房地产业为主的服务业在外资中的比重不断上升。金融危机以来,以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在流入我国FDI 中所占比重由2008 年的46.1% 下降至2013年的 38.7% ,2014 年前3 季度进一 步降至 33.9% 。同期,服务业(不包括金融业)在我国 FDI 中的比重,则由2008 年的 34.5% 上升至 2013 年的54.3% ,2014 年前3 季度进一步上升至55.7% 。但在服务业中,流入房地产业的 FDI 占据绝对优势,占服务业利用外资比重,由2008 年的34.5% 上升到 2013 年的 43.5% ,2014 年1~8 月份进一步上升到 46.6% 。此外,分销服务业和物流运输业也是服务业中利用外资规模较高的企业。2014 年前3 季度分别为 60.8 亿美元和 28.8 亿美元,占服务业利用外资总额的 12.5% 和 5.9% ,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5. 从区域结构看,中西部部分省市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规模一度大幅度增长,目前增速已明显回落。 金融危机以来,东部地区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增速较金融危机前明显回落。2010 年 ~2012 年,东部地区利用外资总额增速约在 10% 左右,2013 年 则降至 5.7% 。2010 年~2012 年,中部地区6 省利用外资增速则在 25% 左右;2013 年回落至16.4% 。西部地区部分省市利用外资一度出现快速增长。如,2011 年重庆市和四川省利用FDI 同比分别增长 54.5% 和 57.3% ,整个西部地区利用外资增速高40.9% 。但这种高速增长并未能长期保持,2012 年西部地区利用外资下滑 4% ,2013 年增长15.5% ,低于中 部地区。因此,整体上看,东部地区在我国利用外资中的比重由金融危机前的接近70% 降至2013年的57.4% ,仍占主体地位。中部地区所占比重则由 13.7% 上升到19.4% ,上升幅度高于西部和东北地区。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统计方式的原因,各省市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规模之和远大于商务部公布的我国整体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规模。因此,相关数据的绝对值只有在省市间对比才有意义,不能与全国数据进行对比。

    6. 外资企业的重心逐渐由海外市场转向我国国内市场。用外资企业出口额和外资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比值,可衡量外资企业所生产的产品是用于出口还是用于国内销售。测算结果表明,2008 年外资企业出口额占外资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约为 37% ,2012 年这一指标降至 29% ,说明外资企业将更多的产品用于国内销售而非出口。

    三、我国利用外资走势预测

    1. 2014 年我国利用外资规模相对稳定。2014 年,我国利用FDI 规模增速放缓甚至回落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全球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我国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国内制造业生产成本的上升、国内外资企业超国民待遇的逐步减少以及政治因素干扰,均对我国利用 FDI 规模都有重要的影响。其中,我国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和制造业成本的上升是主要因素。在经济增长面临较大下行压力、部分重要外资来源地与我国短期内难以重建政治互信的背景下,预计 2014 年流入我国 FDI 规模和上年相比保持稳定,但会出现小幅回落。

    2.未来几年我国利用外资规模将在1000 亿~1500 亿美元波动。目前,我国利用外资规模已经超过1000 亿美元,仅次于美国,居全球第二位。 但在经济增速放缓、生产要素成本持续上升、外资投资回报率明显下降的背景下,制造业利用外资规模的增长速度可能放缓;随着房地产业逐渐走出金融危机前的所谓“黄金时代”,流入房地产业这一服务业主要引资行业的 FDI 规模增速也将放缓。同时,我国积极推动的养老、医疗、教育等FDI 新流入增长点将成为吸引外资的新热点,但却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且这些领域的投资规模相对低于制造业的大型生产项目,对利用FDI 规模的带动作用可能要弱于制造业。 因此,在目前我国利用外资规模已经达到 1000 亿美元以上的情况下,未来几年内利用外资规模可能在 1000~1500 亿美元之间波动,个别年份则可能出现短暂回落。

    四、对策建议

    1. 加快建立负面清单和准入前国民待遇为主体的外资管理制度。目前,我国对外商直接投资和国内投资的管理模式、核准程序和准入领域仍然存在明显差异。同时,现有的《外商直接投资产业指导目录》等文件中相当一部分限制条款属于技术水平、环保标准、耕地占用等内外资统一待遇的范畴,完全可以转为依靠国内相关法规进行管理。建议尽快建立负面清单和准入前以国民待遇为主体的负面清单制度,明确外资进入在负面清单之外的领域享受完全国民待遇,并将不涉及内外资差异化待遇的限制措施逐渐移出负面清单。

    2. 有序推进教育、养老、医疗、文化等服务业开放步伐,培育利用外资新亮点。我国目前对于教育、养老、医疗、文化等服务的需求正在迅速增长。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有序推进相关服务业领域的对外开放。目前,一些领域在对外开放中面临两大问题:一是在准入环节仍存在较多限制;二是虽然在准入环节已经放开,但在人员职称考核、科研项目申报、各种资格认定等层面上并未给予外资企业国民待遇,即存在所谓的“玻璃门”现象。建议从加快相关领域体制改革、 逐步取消准入环节限制、在行业规范方面加快和国际通行规则接轨等方面着手,有序推进上述领域的对外开放。

    3. 明确政府职能的“正面清单”,提高政府工作效率。除准入环节外,政府还要在消防、环保、安全、劳工保护等多个方面对企业进行管理。目前,我国在相关领域的管理文件较为庞杂,甚至存在中央文件和地方文件 相冲突的现象,少数部门实施相关职责时信息不透明、效率偏低的现象仍然存在。建议对目前相关管理领域的文件进行梳理,力求明确各级政府职能的“正面清单”,提高政府工作效率。

    4. 在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时坚持依法行政,并加强政策透明度建设。近期,我国政府对一批大型企业的市场垄断行为依法进行反垄断调查并实施处罚。反垄断调查是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的重要手段,对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建议在实施反垄断调查中,一是要继续坚持依法行政的原则,保证调查结果和处罚行为的科学性和合法性;二是要加强相关政策的透明度建设,让各类企业,特别是外资企业充分理解反垄断调查的程序和原则,避免给投资者带来不必要的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