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2016年10月14日上午,我院与渭南经济技术开发区在渭签订“一带一路”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心战略合作协议,迈出了院地协同创新合作新步伐。
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高德步教授,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马晓河研究员,渭南市委副书记、市长李明远、市政府秘书长薛楠、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科研部主任李海龙、渭南经开区党工委书记杨社盈等参加签约仪式。
高德步教授表示,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心的成立是对院地协同创新机制的新探索。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作为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近年来在战略决策咨询和规划、产学研一体化研究、对接国家重大战略,推动规划落地和项目建设等方面开展了广泛深入的探索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十三五”开局之年和“一带一路”战略向纵深推进的大背景下,将积极探索科研成果转化的新机制,助推渭南经济开发区成为秦东一流的工业化新市区。
马晓河研究员表示,渭南要抓住“十三五”机遇期,深入研究国家宏观战略,找准自身定位,将“十三五”规划中的重点政策落到实处,在此轮供给侧改革中实现转型升级与跨越发展。
市委副书记、市长李明远表示,近年来渭南积极推动经济转型,构建产业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推进校企、院企合作,在3D打印等新型产业发展方面取得一定成效。渭南经开区食品工业、商贸物流、酵素产业等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协同创新中心的成立,对激发渭南的创新活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以实现经济社会稳定健康发展有重大意义。
渭南经开区党工委书记杨社盈表示渭南经开区将积极推动与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在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研究、协同创新成果转化等方面的合作,确保将协议落到实处,释放合作发展新活力。
渭南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韦红革在致辞中说,双方“一带一路”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心战略合作协议的签订,将有力推动今后将在协同创新机制,战略决策咨询与规划、产学研及科研成果转化、对接重大国家发展战略、园区建设与产业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人才培养与教育培训等领域进行全方位合作,实现双方优势互补、战略共赢。
会后,我院一行赴经开区申华汽车博览园、中垦乳业(陕西)有限公司、路易(陕西)食品有限公司、3D打印产业培育基地等产业项目开展了进一步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