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上海证券报】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推动高质量发展——专访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刘守英
发表日期:2022-12-02 作者:

关键字:

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就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只有建立起现代化经济体系,才能真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使经济结构得到优化升级,找到新的经济增长动能,构建起新发展格局。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一是构建比较完整协同、更具竞争力的产业体系;二是构建优质高效的现代服务业体系;三是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四是构建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五是构建功能合理、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六是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七是构建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如何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如何解读中国式现代化的丰富内涵?如何以中国式现代化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的崭新道路?带着这些问题,上海证券报记者近日采访了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刘守英。

中国式现代化具有丰富内涵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

上海证券报:中国式现代化体现了各国现代化的哪些共同特征?

刘守英:各国现代化具有发展变革性、制度创新性、价值引领性、人与自然物质变换的自觉性、全球开放性等共同特征。中国式现代化体现了现代化的共同特征:

体现了发展性的共性。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其根本在于发展。

体现了制度变革推进的共性。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地通过制度变革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境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社会主义制度基本方向不变的前提下,从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转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权利逐渐开放的体制秩序支撑着小康为核心的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日臻完善,奠定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的制度基础。

体现了价值引领的共性。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建立中国在革命、建设、改革开放与新时代的价值引领。

体现了物质变换自觉性的共性。针对人口规模巨大的国情,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非常注重资源和环境保护、发展方式转变,以及将创新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我国在高速工业化城市化阶段,设立耕地红线,确保耕地和粮食安全,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从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向绿色发展的转变。

体现了开放与全球化的共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改革开放大幕,以开放促改革。抓住经济全球化机遇,加入世贸组织,深度融入国际分工体系,以我国的生产要素优势参与国际大循环,成为“世界工厂”,推动产业升级,提高国际竞争力。进入新时代,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断优化对外开放格局,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上海证券报: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哪些基于国情的中国特色?

刘守英:由于不同国家的初始条件不同、制约不一,现代化的方式也各有不同。中国共产党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走出一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最大特色。在现代化的内涵上也体现出中国现代化的独特性。

一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人口规模巨大这一基本国情,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前提和约束,也是可利用的条件。我国有14亿人口,是全球最大最有潜力的消费市场。居民消费优化升级,同现代科技和生产方式相结合,蕴含着巨大的增长空间。但是,我国巨量的人口规模很大部分在农村,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新阶段,农民的现代化是实现人口规模巨大现代化的重中之重。中国式现代化将全世界18%的人口带入现代化,从根本上改变现代化的世界版图,这就使得中国式现代化不仅具有人类现代化一般意义上的发展性,而且更具特殊的意义和广泛影响力。

二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征。要通过共同富裕实现全体人民生活质量的全面提升,让全体人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使不平等程度缩小,防止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本质上是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我们可以利用这些优势促进公平,也可以通过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在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基础上逐步推进共同富裕。

三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倡导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二者缺一不可。一方面,必须通过经济现代化,将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的现代化强国,创造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另一方面,要努力将我国建设成为一个文明的现代化国家,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创造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四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绝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从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向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同步发展转变。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用系统论的整体思维方法推进生态文明体系建设。节约资源和能源、保护环境和生态、减排降碳,持续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五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立足世界格局的变化,着眼于应对全球性挑战的需要,维护和践行多边主义,推动构建以“多边主义”为内核的新型全球治理体系,推动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

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上海证券报:如何以中国式现代化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的崭新道路?

刘守英: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就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建立高标准市场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是起好步、开好局的前提。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创新是关键和首要的支撑条件,要在宏观上发挥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集中力量攻关,运用好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实现国家战略科技资源的重组和有效使用。同时,在微观上特别研究如何落实使企业真正成为市场创新的主体,在体制机制上研究如何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升我国的创新能力,从而打通堵点、接续断点,解决“卡脖子”问题。

此外,必须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改革开放以来,面对资本和科技能力不够、国内需求不足、市场体系不完善、治理能力不强等情况,我国选择了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的发展战略,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对我国快速工业化,成为 “世界工厂”,增强我国经济实力,提高在全球经济的地位发挥了重要作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全球经济再平衡成为世界经济演变的逻辑主线,产业分工体系和区域布局正在发生广泛深刻调整,经济原有供需循环受到干扰甚至被阻断,应对世界变局的关键在于办好自己的事,统筹好发展与安全,以自身的高质量发展抵御外部风险。

我国巨大的人口规模内含超大的市场规模,具有不同区域的腾挪和错位发展空间优势,也有利于支撑强大的内需和发展主体性。我国有14亿人口,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突破1万美元,4亿多人的中等收入群体,是世界上最有潜力的超大规模市场,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显著的规模经济优势、创新发展优势和抗冲击能力优势。同时,我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门类最齐全的制造业体系,在全球产业分工体系和供应链体系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拥有支撑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强大供给能力。利用和发挥好这些优势,不仅有利于应对外部风险冲击,而且有利于实现全体人民的共享发展和共同富裕。

面对国际国内形势,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必须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更多依托国内市场,形成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将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增强国内大循环的内生动力和畅通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安全性,不遗余力地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全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和乡村振兴,全局性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实现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上海证券报:落实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任务,最关键的是什么?

刘守英: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就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只有建立起现代化经济体系,才能真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使经济结构得到优化升级,找到新的经济增长动能,构建起新发展格局。

一是构建比较完整协同、更具竞争力的产业体系。巩固优势产业领先地位,培养一批具有全球核心竞争力和比较优势的产业。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在关系安全发展的领域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链安全,提升战略性资源供应保障能力。

二是构建优质高效的现代服务业体系。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建设强大的现代服务业,促进服务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物联网,建设高效顺畅的流通体系,降低物流成本。使现代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不断增强。构建与现代产业体系相匹配的服务业新体系,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

三是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优化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和系统集成,提高基础设施利用和配置效率,增强基础设施对经济发展的服务能力。

四是构建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实现收入分配合理、社会公平正义、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逐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全面共享高质量发展成果。

五是构建功能合理、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实现区域良性互动、城乡融合发展,培育和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加强区域优势互补,塑造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六是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推进各类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以资源集约利用助推高质量发展。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

七是构建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优化区域开放布局,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维护多元稳定的国际经济格局和经贸关系,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

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

上海证券报:为什么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未来要怎么做?

刘守英: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财富之源。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要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

从各国现代化的经验看,富国与穷国的差距在于产品与产业复杂度的差异,更在于内含于产品与产业的知识含量差异形成的比较优势差异,越是富裕的国家,知识在产业和产品中的价值越高,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和产品越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利用劳动力优势和园区发展模式成为“世界工厂”,与此同时,产品复杂度不断提高,在国际上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和产业也在增加。

必须进一步提高我国产品和产业的复杂度和在全球的竞争地位,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

要为企业和企业家创新提供良好环境,促进新技术、新组织形式、新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和劳动生产率,培育更多“专精特新”隐形冠军。要切实降低企业成本,减少行政审批,优化环保、消防、税务、市场监管等执法方式,降低企业合规成本,降低电力电网交易成本,降低物流成本。

上海证券报: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数字中国。如何理解建设数字中国对实体经济的作用?

刘守英:数字经济发展应该着眼于实体经济,充分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要将数字经济全面融合渗透到传统产业,推动传统农业、工业和服务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利用数字技术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整合,实现生产要素和资源的高水平融合。

此外,在数字技术核心层进行大量投入,增强我国在数字技术核心层的自主创新能力。利用数字经济将交易服务转移到虚拟空间,打破地理区域空间限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将数据作为重要生产要素进入生产函数,提升其他生产要素的边际生产率,促进生产要素的协调力。利用数字技术促进企业采取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提高供给质量,更好满足消费需求。通过数字经济促进消费理念升级,培养新的消费习惯。

补齐农业农村现代化这块短板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

上海证券报:为什么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

刘守英:当前农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突出。与快速推进的工业化和城镇化相比,农业农村发展的步伐仍较为滞后。以下几组数据可以证明:

一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虽由2009年的3.33倍降至2021年的2.5倍,但仍高于东亚主要经济体1.4倍左右的水平。在城市的就业收入中,2021年农民工月收入为4432元,而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5240元、非私营单位职工月收入则达到8903元。

二是城乡居民财产比值在过去10年快速增长,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比近年来维持在10倍以上。

三是当前城镇居民人均消费约为农村居民的2倍,城乡消费差距在2021年已扩大至14391元,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高出城镇居民4.1个百分点。

四是农村在基本社会服务的一些方面仍存在空白,且已有的基本公共服务在质量上与城市存在较大差距。

五是农户劳动生产率不高、现代生产要素利用效率不高,多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能力不足,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不健全。2020年占总就业人数23.6%的第一产业劳动力仅创造7.7%的GDP份额。

上海证券报:如何补齐短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就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只有建立起现代化经济体系,才能真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使经济结构得到优化升级,找到新的经济增长动能,构建起新发展格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一是构建比较完整协同、更具竞争力的产业体系;二是构建优质高效的现代服务业体系;三是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四是构建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五是构建功能合理、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六是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七是构建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如何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如何解读中国式现代化的丰富内涵?如何以中国式现代化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的崭新道路?带着这些问题,上海证券报记者近日采访了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刘守英。中国式现代化具有丰富内涵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上海证券报:中国式现代化体现了各国现代化的哪些共同特征?刘守英:各国现代化具有发展变革性、制度创新性、价值引领性、人与自然物质变换的自觉性、全球开放性等共同特征。中国式现代化体现了现代化的共同特征:体现了发展性的共性。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其根本在于发展。体现了制度变革推进的共性。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地通过制度变革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境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社会主义制度基本方向不变的前提下,从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转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权利逐渐开放的体制秩序支撑着小康为核心的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日臻完善,奠定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的制度基础。体现了价值引领的共性。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建立中国在革命、建设、改革开放与新时代的价值引领。体现了物质变换自觉性的共性。针对人口规模巨大的国情,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非常注重资源和环境保护、发展方式转变,以及将创新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我国在高速工业化城市化阶段,设立耕地红线,确保耕地和粮食安全,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从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向绿色发展的转变。体现了开放与全球化的共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改革开放大幕,以开放促改革。抓住经济全球化机遇,加入世贸组织,深度融入国际分工体系,以我国的生产要素优势参与国际大循环,成为“世界工厂”,推动产业升级,提高国际竞争力。进入新时代,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断优化对外开放格局,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上海证券报: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哪些基于国情的中国特色?刘守英:由于不同国家的初始条件不同、制约不一,现代化的方式也各有不同。中国共产党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走出一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最大特色。在现代化的内涵上也体现出中国现代化的独特性。一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人口规模巨大这一基本国情,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前提和约束,也是可利用的条件。我国有14亿人口,是全球最大最有潜力的消费市场。居民消费优化升级,同现代科技和生产方式相结合,蕴含着巨大的增长空间。但是,我国巨量的人口规模很大部分在农村,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新阶段,农民的现代化是实现人口规模巨大现代化的重中之重。中国式现代化将全世界18%的人口带入现代化,从根本上改变现代化的世界版图,这就使得中国式现代化不仅具有人类现代化一般意义上的发展性,而且更具特殊的意义和广泛影响力。二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征。要通过共同富裕实现全体人民生活质量的全面提升,让全体人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使不平等程度缩小,防止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本质上是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我们可以利用这些优势促进公平,也可以通过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在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基础上逐步推进共同富裕。三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倡导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二者缺一不可。一方面,必须通过经济现代化,将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的现代化强国,创造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另一方面,要努力将我国建设成为一个文明的现代化国家,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创造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四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绝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从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向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同步发展转变。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用系统论的整体思维方法推进生态文明体系建设。节约资源和能源、保护环境和生态、减排降碳,持续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五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立足世界格局的变化,着眼于应对全球性挑战的需要,维护和践行多边主义,推动构建以“多边主义”为内核的新型全球治理体系,推动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上海证券报:如何以中国式现代化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的崭新道路?刘守英: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就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建立高标准市场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是起好步、开好局的前提。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创新是关键和首要的支撑条件,要在宏观上发挥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集中力量攻关,运用好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实现国家战略科技资源的重组和有效使用。同时,在微观上特别研究如何落实使企业真正成为市场创新的主体,在体制机制上研究如何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升我国的创新能力,从而打通堵点、接续断点,解决“卡脖子”问题。此外,必须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改革开放以来,面对资本和科技能力不够、国内需求不足、市场体系不完善、治理能力不强等情况,我国选择了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的发展战略,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对我国快速工业化,成为 “世界工厂”,增强我国经济实力,提高在全球经济的地位发挥了重要作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全球经济再平衡成为世界经济演变的逻辑主线,产业分工体系和区域布局正在发生广泛深刻调整,经济原有供需循环受到干扰甚至被阻断,应对世界变局的关键在于办好自己的事,统筹好发展与安全,以自身的高质量发展抵御外部风险。我国巨大的人口规模内含超大的市场规模,具有不同区域的腾挪和错位发展空间优势,也有利于支撑强大的内需和发展主体性。我国有14亿人口,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突破1万美元,4亿多人的中等收入群体,是世界上最有潜力的超大规模市场,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显著的规模经济优势、创新发展优势和抗冲击能力优势。同时,我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门类最齐全的制造业体系,在全球产业分工体系和供应链体系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拥有支撑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强大供给能力。利用和发挥好这些优势,不仅有利于应对外部风险冲击,而且有利于实现全体人民的共享发展和共同富裕。面对国际国内形势,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必须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更多依托国内市场,形成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将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增强国内大循环的内生动力和畅通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安全性,不遗余力地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全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和乡村振兴,全局性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实现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上海证券报:落实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任务,最关键的是什么?刘守英: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就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只有建立起现代化经济体系,才能真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使经济结构得到优化升级,找到新的经济增长动能,构建起新发展格局。一是构建比较完整协同、更具竞争力的产业体系。巩固优势产业领先地位,培养一批具有全球核心竞争力和比较优势的产业。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在关系安全发展的领域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链安全,提升战略性资源供应保障能力。二是构建优质高效的现代服务业体系。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建设强大的现代服务业,促进服务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物联网,建设高效顺畅的流通体系,降低物流成本。使现代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不断增强。构建与现代产业体系相匹配的服务业新体系,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三是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优化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和系统集成,提高基础设施利用和配置效率,增强基础设施对经济发展的服务能力。四是构建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实现收入分配合理、社会公平正义、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逐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全面共享高质量发展成果。五是构建功能合理、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实现区域良性互动、城乡融合发展,培育和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加强区域优势互补,塑造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六是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推进各类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以资源集约利用助推高质量发展。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七是构建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优化区域开放布局,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维护多元稳定的国际经济格局和经贸关系,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上海证券报:为什么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未来要怎么做?刘守英: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财富之源。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要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从各国现代化的经验看,富国与穷国的差距在于产品与产业复杂度的差异,更在于内含于产品与产业的知识含量差异形成的比较优势差异,越是富裕的国家,知识在产业和产品中的价值越高,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和产品越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利用劳动力优势和园区发展模式成为“世界工厂”,与此同时,产品复杂度不断提高,在国际上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和产业也在增加。必须进一步提高我国产品和产业的复杂度和在全球的竞争地位,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要为企业和企业家创新提供良好环境,促进新技术、新组织形式、新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和劳动生产率,培育更多“专精特新”隐形冠军。要切实降低企业成本,减少行政审批,优化环保、消防、税务、市场监管等执法方式,降低企业合规成本,降低电力电网交易成本,降低物流成本。上海证券报: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数字中国。如何理解建设数字中国对实体经济的作用?刘守英:数字经济发展应该着眼于实体经济,充分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要将数字经济全面融合渗透到传统产业,推动传统农业、工业和服务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利用数字技术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整合,实现生产要素和资源的高水平融合。此外,在数字技术核心层进行大量投入,增强我国在数字技术核心层的自主创新能力。利用数字经济将交易服务转移到虚拟空间,打破地理区域空间限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将数据作为重要生产要素进入生产函数,提升其他生产要素的边际生产率,促进生产要素的协调力。利用数字技术促进企业采取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提高供给质量,更好满足消费需求。通过数字经济促进消费理念升级,培养新的消费习惯。补齐农业农村现代化这块短板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上海证券报:为什么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刘守英:当前农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突出。与快速推进的工业化和城镇化相比,农业农村发展的步伐仍较为滞后。以下几组数据可以证明:一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虽由2009年的3.33倍降至2021年的2.5倍,但仍高于东亚主要经济体1.4倍左右的水平。在城市的就业收入中,2021年农民工月收入为4432元,而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5240元、非私营单位职工月收入则达到8903元。二是城乡居民财产比值在过去10年快速增长,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比近年来维持在10倍以上。三是当前城镇居民人均消费约为农村居民的2倍,城乡消费差距在2021年已扩大至14391元,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高出城镇居民4.1个百分点。四是农村在基本社会服务的一些方面仍存在空白,且已有的基本公共服务在质量上与城市存在较大差距。五是农户劳动生产率不高、现代生产要素利用效率不高,多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能力不足,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不健全。2020年占总就业人数23.6%的第一产业劳动力仅创造7.7%的GDP份额。上海证券报:如何补齐短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刘守英:农业农村现代化决定国家现代化成色。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但是农业成为建设现代化强国的短板,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不同步,农业劳动生产率不高,农业要素组合失衡,农业成本高,影响农业的国际竞争力和与其他产业的竞争力。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构建城乡融合形态与发展,推动城乡要素双向流动与顺畅配置。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实行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产业革命,提升种业安全和产业振兴,树立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提高乡村产业复杂度。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促进农业转型和乡村转型。促进城乡互动,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城乡权

刘守英:农业农村现代化决定国家现代化成色。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但是农业成为建设现代化强国的短板,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不同步,农业劳动生产率不高,农业要素组合失衡,农业成本高,影响农业的国际竞争力和与其他产业的竞争力。

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构建城乡融合形态与发展,推动城乡要素双向流动与顺畅配置。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实行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产业革命,提升种业安全和产业振兴,树立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提高乡村产业复杂度。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促进农业转型和乡村转型。促进城乡互动,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城乡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