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马晓河:货币政策则应向真正的中性转化
发表日期:2014-07-28 作者:

关键字:

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和债务负担,已成为中国政府在经济转型过程中致力解决的首要问题。尽管本周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10条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举措,但市场人士分析称,除此之外,全面降息亦应纳入稳增长的政策选项,并应尽快推出。 

他们认为,高昂的融资成本及沉重的债务负担不仅成为实体经济发展的大敌,亦是债务负担沉重的地方政府不能承受之重,选择全面降息对缓解眼下的债务负担有实质帮助。

“如果降息应该会选择全面降息,因为债务负担沉重已经成为一个全社会的问题,严重影响中国经济稳增长的基础。”一位不愿具名的人士称,此前采取的定向降准只是增加市场流动性,对减轻债务率并没有实质意义。

中国本周三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多措并举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的问题,会议表示要继续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信贷总量合理增长,着力调整结构,优化信贷投向,对小微企业贷款实行差别化监管要求

中国此前一次降息是在2012年7月6日的不对称降息,其中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3%,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31个百分点至6%。

为稳定经济,中国政府今年上半年采取一系列微刺激政策,包括两次分别在4月和6月的定向调降存款准备金率。


**债务危机不得不防**


尽管中国二季度经济增长录得7.5%,经济企稳态势明显,但实体经济方面的表现显然不如宏观数据那么让人欣慰,尤其是近年来中国金融脱离实体经济情况严重,企业的融资成本不断提升,高昂的债务负担已经成为全社会的问题。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马晓河此前接受路透专访时,也对中国社会总体负债水平不无忧虑,并建议货币政策则应向真正的中性转化,即由上半年的中性偏紧下半年转向中性偏松。


“中国社会总体负债水平已经从2007年的140%上升到现在的210%以上,靠近国际经验风险高发窗口期250-280%,需引起高度关注。”他称。


而民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邱晓华此前也同样对中国债务问题感到担忧。他指出,中国经济要告别旧常态步入新常态,今明两年是最艰难、最关键的爬坡过坎期,其中巨额债务危机不容小视。


邱晓华分析指出,除资源,环境的制约,这几年扩张的债务已经接近临界点,而巨量的债务总是要 还的。尽管中国总体债务负担没有超过安全线,但地方债务负担和各种政府潜在的应该承担的支出方面加起来的债务已经不容小视,特别是企业的债务率已经超过100%,在全球都是最高的,也敲响警钟。


“如果债务破灭,必然导致金融危机,金融危机会导致经济崩盘,经济崩盘又会导致社会,政治不稳定。这种危险性不是到了有没有的地步,而是已经到了需要警惕的时候。”他称。


路透最新调查显示,中国经济今年可能增长7.4%,创24年来最慢增速,因政府刺激措施未能充分抵消房地产市场低迷的影响。14位受访分析师中半数表示,预计存款准备金率将下调50个基点至19.5%,这将是2012年5月以来首次对全部中资银行进行调整。


**降息条件已具备**


面对并不稳固的经济回升态势,中国要实现全年7.5%的增长目标,稳增长政策必须加力,而降息无疑是现实的选择,尤其是中国目前通胀压力不大,且预期不会成为下半年的主要矛盾。


马晓河就提到,今后几个季度,中国经济运行的主要矛盾是稳增长,保下限,而不是防通胀。


中国上半年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2.3%,远低于年初设定的3.5%左右的全年控制目标。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此前称,预计下半年CPI涨幅和上半年大体相当,中国全年实现7.5%的经济增长目标没有问题。



他表示,对物价的判断是基于上半年夏粮丰收为下半年的物价稳定奠定了基础,以及国际市场价格相对稳定,输入性通货膨胀压力不大。


“整个食品价格稳定是有基础的,我们巩固农业基础的措施已经连续多年了,这个效果越来越明显,还有控制食品流通费用的很多政策现在也是在逐步见到效果。”他并指出,在供大于求的情况下,工业品没有涨价空间,在竞争当中还略有下降。



中国的邻国韩国近期推出规模上百亿美元的刺激支出措施,以提振内需。通胀偏低加上政府呼吁政策协调,可能使韩国央行最快在8月14日的会议就调降利率。若届时真的降息,将是去年5月以来韩国首次下调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