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陈甬军:2020年中国将实现基本城市化
发表日期:2009-03-01 作者:

关键字:

2020年中国将实现基本城市化


陈甬军教授提出: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助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和中等发达现代化国家


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进入了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国的城市化率在2007年将比1978年增加一倍半,达到45%,到2010年将达到50%。届时,中国总人口中将有一半人工作和生活在各类城市和城镇中。这个反映城市化进程和水平的指标,在2020年将达到60%,进入基本城市化;2050年将达到75%,达到高度城市化,从而大力助推实现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和中等发达现代化国家的战略目标。

2007年12月21日,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和商学院联合举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课题《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研究》的成果发布会。课题组负责人陈甬军教授向社会各界公布了他们历时四年完成的这个课题报告的主要内容和结论。

课题报告指出,城市化虽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受各种因素影响的过程,但其主要还是表现为一个在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演进过程中,劳动力不断从农业转移到工业、从农村转移到城市的过程。尽管各个国家的城市化实践有其自身的特点,但农村劳动力在产业演进过程中实现转移是它们的共同特征。在产业演进中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既是世界城市化发展过程的一般规律,也是中国城市化的实践要着重解决的突出问题,更是探寻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中心问题。循着这个研究思路,课题研究围绕产业演进和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在对中国产业演进中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机制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能够说明农村劳动力供求转移机制的理论模型,并以走新型城市化道路为“笼头”,提出了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具体内容、长远发展目标预测和综合政策体系建议。

课题组以建立的反映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规律的理论模型为指导,对中国城市化的发展目标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模进行预测,给出了到2050年为止的年度城市化率和劳动力转移规模的具体数据。特别是中国城市化率在2010年达到50%,实现初步城市化;2020年达到60%,实现基本城市化;2050年达到75%,实现高度城市化这三个重要时点的标志性目标预测,揭示了我国在各个发展阶段推进工业化,建设小康社会,最终实现“三步走”发展目标对城市化进程的具体要求。

    课题报告认为,要实现中国城市化的发展目标必须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它的基本含义可以用走新型城市化道路来表述。中国新型城市化道路的选择和形成,既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传统的城市化道路,也不同于1990年代以前中国的城市化道路,其五个方面的具体内容是:遵循工业化与城市化、农村与城市、农业与工业协调发展的城市化规律;构建政府引导、市场主导、民营经济推动的城市化机制;推进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集约型、可持续的城市化进程;建立有宏观调控的农村劳动力自由流动为中心内容的城市化人口流动管理体制;实施大中小、多产业类型共存的多元城市化模式。实际上就是在中国国情下城市化规律、城市化机制、城市化进程、城市化体制、城市化模式的具体形成、结合和发展过程。因此,必须在产业发展、城市发展、乡村发展、生产要素在乡城间的流动、区域发展等方面采取相应的对策与措施,以推动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形成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