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刘元春教授参加“第十三届(2009年度)中国资本市场论坛”
2009年1月10日,由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中国证券报》社、天音通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重阳投资有限公司、《资本市场》杂志社主办的“第十三届(2009年度)中国资本市场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议中心隆重召开。本届论坛的主题是“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新浪财经全程直播。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刘元春教授参加了此次论坛,并分别从从产品的角度、机构的角度、创新和监管是一个辩证的关系三个方面来进行关注我们的国际金融危机,发表了演讲。
中国人文社科论坛2008成功举办
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承办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论坛2008” 于2008年5月28日在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堂召开。纪宝成、刘国光、吴树青、卫兴华、林岗、洪银兴、马晓河等专家学者共400多人参加了会议,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兼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院长林岗教授主持了本次论坛。与会专家学者紧密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与改革开放30年探索这一主题,探讨“中国改革开放成功模式与经济高速发展之谜”,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体系。
与会者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集中体现在:30年来我国最鲜明的特征是改革开放,最显著的成果是快速发展。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过程构成了中国经济改革30年的主线、特色、主要内容和基本经验,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最根本的特征。要继续深化改革,就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继续破除脱离中国实际、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点教条化、片面化、凝固化的倾向;要继续破除尤其是盲目照搬西方发展模式等形形式式的“西教条”;还要注意破除改革开放中“市场万能论”以及“泛市场化”等“新教条”。提倡科学的批评、和谐的争鸣,在思想的碰撞中、观点的比较中形成深化改革的大智慧、大思路。
有学者认为,国有企业的进一步深化改革,关键是在指导思想上要把搞好国有经济要放到搞好国民经济的高度来思考。作为制度创新的改革开放,进程上采取了从下到上,先试点再推广,从易到难的渐进式路线;次序上采取了先生产后流通、先东部后中西部推进、先经济后政治的改革顺序;结构上采取了以增量带存量的举措。针对未来改革的深化,需要继续坚持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采取从上到下,以难带易,内外联动,重点突破的新路径;继续调整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改革财税体制,加快推进和完善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我国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制定和调整,在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建立的进程中实现中国的和平崛起。
与会者强调,一体化发展将奠定中国城乡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未来新格局。在发展举措上实现了农业在产业体系上独立发展的政策突破;逐步实现了城乡要素市场的一体化配置;国民收入分配实行工业反哺农业,促进了工农与城乡的统筹协调发展,展示了中国经济发展观的与时俱进。经济发展理念也经历了从“多快好省”到“又快又好”再到“又好又快”的演进,反映了经济建设指导思想的升华。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宏观经济调控体系实现了从政府统揽一切到政府和市场逐步分工转变;更多地强调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实现了从计划向规划的转变,从综合平衡向宏观调控的转变。为此,有学者认为,当前宏观调控中的“保增长、还是保物价”只是一个无谓之争。无论是物价上涨率或是经济增长率,调整到正常的健康水平,才是宏观调控的终极目标。
与会者指出,对外贸易是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发动机,改革开放30年也是中国经济不断融入全球化的过程,但对全球化则必须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方面全面认识,否则就掉入陷阱。改革开放30年是中国从游离于国际经济体系之外到全球经济体系的接受者的过程,一方面通过参与接受规则,从贸易投资中获得收益,另一方面通过接受规则用开放促改革对中国带来了制度收益。但是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规则对我们的约束也越来越大,影响了我们在国际分工地位中的改变,要做出改变就需要中国参与和影响国际经济规则的制定。中国要成为规则制定者,就要逐步改变出口导向型模式和格局。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于2001年发起并主办,至今已经成功举办7届,成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一年一度的学术盛典。论坛旨在为人文社会学界提供交流思想、研讨学术、关注经济社会发展、求解改革与发展难题的机会与平台,是反映国际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前沿的高层学术论坛,也是中国人民大学在创建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世界知名一流大学的过程中展示最新学术成果的窗口。
北京市经济学总会常务理事会在我院召开
2008年3月28日上午,北京市经济学总会常务理事会在人民大学明德主楼734会议室召开,总会的部分常务理事出席了会议。参加会议的人民大学学者有:北京市经济学总会会长、人民大学副校长兼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院长林岗教授,副会长杨瑞龙教授、胡乃武教授,副秘书长李军林教授等。
会议总结了2007年的学会工作,商讨并确定了2008年的工作计划。林岗会长在会议上做了重要讲话。
“中国模式与中国经济学的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经济学教育第三届年会”隆重举行
2008年9月20—21日,为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由教育部经济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和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联合主办的“中国模式与中国经济学的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经济学教育第三届年会”在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堂隆重举行。会议还同时举行三个专题论坛:“中国经济改革的理论与实践”、“中国经济发展与对外开放”和“国际知名学者论中国改革开放”,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罗兰教授(Gérard Roland),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克莱蒙特教授(Clement Tisdell)和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罗瑟•史密斯教授(Russell Smyth)就中国经济发展问题分别发表了精彩的演讲。
南京大学党委书记洪银兴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院长林岗教授、中央财经大学校长王广谦教授、北京大学校长助理、经济学院院长刘伟教授等专家围绕“中国模式与中国经济学的发展”这一主题发表了主题演讲。他们的精彩演讲受到了热烈欢迎。 会议认为,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广泛吸收和正确借鉴国外经济学发展的优秀成果,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努力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经济学理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地发展。
北京市经济学总会常务理事会在我院召开
2008年3月28日上午,北京市经济学总会常务理事会在人民大学明德主楼734会议室召开,总会的部分常务理事出席了会议。参加会议的人民大学学者有:北京市经济学总会会长、人民大学副校长兼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院长林岗教授,副会长杨瑞龙教授、胡乃武教授,副秘书长李军林教授等。
会议总结了2007年的学会工作,商讨并确定了2008年的工作计划。林岗会长在会议上做了重要讲话。
中国《资本论》研究会常务理事会在我院召开
2008年3月29日上午,中国《资本论》研究会(在京)常务理事会,在中国人民大学明德主楼734会议室召开。
中国《资本论》研究会会长、人民大学副校长兼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院长林岗教授,研究会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裴小革研究员,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张宇教授、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智效和教授,中共中央编译局《国外理论动态》杂志社社长李其庆,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部王天义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李成勋研究员、钱津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总编辑孟捷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邱海平教授和杨志教授等在京常务理事参加了会议。
会议主题是策划与设计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4次学术研讨会。林岗会长主持会议并首先讲话。他说,中国《资本论》研究会,以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己任;在全党全国隆重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的历史时刻,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解放思想对我国改革开放30年进程进行实事求是的回顾与反思,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做出应有贡献。中共中央编译局《国外理论动态》杂志社社长李其庆指出,国外马克思主义,例如法国共产党和日本马克思主义团体,对中国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经济理论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给予极高的评价,他们热切希望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能够结合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尽快奉献给国际社会一部关于《资本论》与社会主义经济学理论体系研究的著作。
会议决定把“《资本论》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改革开放30年的回顾与反思”作为今年10月在四川成都召开的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4次学术研讨会的中心议题,同时还把“三农”问题、国有企业改革问题,就业、劳动关系以及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问题作为专门议题。
2003年8月26日,研究院院长黄泰岩教授出席了由国家经济改革与发展委员会中小企业协调中心举办的“西部中小企业论坛”,并做了题为“中小企业在西部经济发展中的机遇和挑战”的演讲。在会上,他提出了“东部做大、西部做小”的思路,强调西部地区的中小企业通过“做小”实现“小而专、小而精、小而强”,从而参与到东部和国际产业分工中去,在经济一体化进程中赢得发展。
2002年7月3日,研究院黄泰岩教授接受《香港商报》记者采访,就内地与香港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CEPA)出台后香港企业北上拓展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观点。黄教授指出,香港企业北拓应该充分利用好三个落差,即香港企业进入内地服务贸易领域与国际上其他企业进入内地市场在时间上的落差、中国内地服务业发展水平与世界服务业发展平均水平之间的落差、香港服务业的发展程度与内地同业之间在水平上的落差。香港企业应该依靠品牌优势作为进军内地的重要切入点,凭借现代服务业优势拓展高端客户群,不要简简单单地去做市场,而是要培育市场,并通过学习保持优势。
2003年7月1日上午,在中国共产党建党82周年之际,由中宣部、中央政策研究室、教育部等联合召开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在北京开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研究院卫兴华教授应邀参加了这一重要会议。卫教授在会上发言指出,胡锦涛总书记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讲话中关于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论述,既有理论上的重大意义,又具体体现在了党的实际工作中。其中对下岗职工、贫困人口的特别关注说明我党在政策上既注重"锦上添花",又注重"雪中送炭",的确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003年6月30日,针对2003年6月19日深圳市政府出台的《深圳市国有企业经营者年薪制实施办法》,研究院黄泰岩院长接受了《中国经营报》的采访。他谈到,《办法》的出台,对于建立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激励机制有积极意义,但在多大程度上有助于提高经营者的积极性,应该辩证地看待。他提出国有企业激励机制的建立至少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对国有企业特殊职能定位要有一个明确的法律规定,否则无法对国有企业经营者进行科学的严格考核。二是在对国有企业特殊职能定位明确的基础上,完成对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对于不宜继续成为国有企业的企业,如果实行年薪制,将可能为调整设置障碍。三是有效激励机制的形成是一个依据经济的发展和体制的转轨而不断完善的过程。年薪制作为目前经济体制转轨的必然选择,要想成功推行,关键在于一是要因地制宜;二是年薪制应该有弹性;三是尽快制定出一套科学规范的考评体系。
2003年6月,就如何发展气象经济问题,研究院黄泰岩教授做客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商界名家》,与国家气象局副局长许小峰、北京真维丝服饰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周雯莉展开热烈讨论。黄教授认为,目前气象台的有偿服务还只是一个"成本补偿"的概念,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经济。但是,气象经济化又势在必行,关键要做好以下几点:一是气象部门应该推行竞争化模式提高气象服务水平;二是要提出气象成为经营成本的概念,加大用户对气象资源的需求;三是消费类气象信息的提供者需要进行服务对象的市场细分、市场定位工作。
2003年第6期《中外管理》杂志转载了黄泰岩教授做客CCTV《商界名家》栏目与东方通信集团总裁施继兴、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对话时提出的"企业变革观"。变革是一场剥夺既得利益者的运动。黄教授认为,事先的沟通对于顺利实现变革是十分重要的。在沟通中传达企业的发展远景及其为大家带来的切身利益可以争取更多推动变革的力量。同时,必须保持制度、规则和考核标准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2003年5月31日,就国外和省外湖南人返乡创业对湖南经济发展的意义,研究院院长黄泰岩教授接受了湖南卫视的采访。他在采访中谈到,身居经济相对发达的国外和省外的湖南人返回家乡创业,将自己在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和创业资源带回湖南,有助于先进创业观念的推行和创业机制的完善,从而发挥其在湖南经济跨越式发展过程中的前瞻影响和引领作用。对于这些回乡创业者来说,注重先进经营理念与湖南本地文化的融合、加强建立在优势互补基础上的团队合作以及赢得政府支持是成功创业的重要条件。
2003年5月23日,研究院杨瑞龙教授在中国人民大学百家园以"SARS时期的经济学思考"为题发表了演讲,赢得了校内听众的好评。杨教授首先分析了SARS对经济的影响机制,进而分别分析了SARS对不同产业的具体影响,最后提出了自己的政策建议。他认为,当前应该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扩张需求,通过减税、补贴等手段降低供给成本,继续深化改革、减少政府干预,以制度创新促进经济增长。
2003年4月22日,研究院院长黄泰岩教授接受《新商报》采访,就当前经济形势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改革开放20余年来我国每年GDP增长速度都没有低于7%,是因为它是我国经济增长必须要保证的底线。不能因为今年一季度GDP增长9.9%,就认为从今年我国就开始进入了连续几年8% — 9% 的高增长阶段。针对近来国际上关于中国经济增长的悲观舆论,黄教授认为,必须用动态的眼光来看待中国的经济前景。保持快速的经济增长,可以缓解乃至消除目前中国存在的不良资产数额巨大、城市化水平低、就业压力突出等顽症的影响。此外,黄教授还就环渤海经济圈的形成、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2003年3月25日,中国经济与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黄泰岩教授在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与万科董事长王石和实达集团董事长蔡晓东共同就企业多元化与专业化经营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黄教授指出,随着短缺经济向过剩经济转变,全球化背景下来自跨国公司的竞争压力以及商品消费集中度的提高,企业走向专业化经营成为大势所趋。当然,如果企业在发展中处于摸索主业的阶段或者实施品牌延伸战略,多元化经营也是可行的。
2003年3月16日,中国经济与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黄泰岩教授参加了全国报业投融资体制高级研讨会,就报业发展、报业投融资等问题和与会代表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他认为,报业应紧紧抓住文化产业化的契机,实现从事业单位向企业的转变,并通过资本运营等手段加快规模扩张,实现报业发展的飞跃。
2003年3月13日,研究院杨瑞龙教授为国家行政学院厅局长班做了题为“我国市场化进程的制度经济学分析”的讲座。
2003年3月5日,中国经济与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黄泰岩教授接受北京市公路桥梁建设公司的邀请,就企业发展战略及企业文化建设问题提供咨询服务。他指出,北京路桥作为一家从事基础设施建设的企业,应当主动迎接市场化改革对公用事业发展提出的新挑战,根据自己的优势确立发展主业,并加强从事业单位向企业转制中企业价值观和企业组织的调整和建设。
2003年2月,研究院雷达教授参加了《金融时报》主办的“全球化中中国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研讨会。在会上,雷教授指出:通货紧缩本身是一个全球性产业结构调整的问题,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的经济全球化的参与国都或多或少存在通货紧缩的现象。但其根源是上个世纪90年代美国新经济所造成的全球经济不平衡增长的后果。中国威胁论缺乏纯粹、可信的经济方面的理由。
2003年2月22日,研究院杨瑞龙教授参加了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经营报》主办的“企业竞争力”研讨会。杨教授在大会上作了主题发言,提出了衡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指标体系。
2003年2月7日,中国经济与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黄泰岩教授再度接受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商界名家》的邀请,就管理变革的艺术与东方通信集团公司总裁施继兴、 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展开了对话。黄教授认为,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心理学教授卡尼曼把心理学引入到经济学,引起了对经济学很多命题颠覆性的变化,其中导入心理因素分析修改了经济学中"经济人"的基本假定。就企业变革而言,通过事先的沟通实现人的观念和心理的改变,减少变革的心理阻力;通过利益纽带使企业的变革与成长波及大多数人;通过"追求创新"的企业文化理念的熏陶使人们接受变革的现实,通过保持激励制度的相对稳定形成对未来乐观的、稳定的预期,变革才能够成功。
2003年1月18日,中国经济与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黄泰岩教授参加了由黑龙江大学经济学院、海派经济论坛、教育部社科中心理论经济学研究组主办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与区域经济发展暨经济学学科建设"研讨会。他认为,新型工业化道路与传统的工业化道路相比,由于其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能够得到充分发挥,因而是全新的工业化道路;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新阶段、现有资源约束、就业压力、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因而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优先发展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的高新技术产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要全面发展制造业,实施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要广泛采用节能技术,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2003年1月11日,研究院黄泰岩教授出席了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组织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一书的专家讨论会。他指出,在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研究中,除了要继续深化对企业、政府的研究之外,要加强对家庭这一经济主体的研究。要深入分析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改革、知识经济对制度变迁的影响等,并将这些研究成果反映在教材建设中,真正体现"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精神。
2003年1月4日,中国经济与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黄泰岩教授作为特邀嘉宾出席了由中央电视台经济部制作,三届中国年度经济人物、一百二十位中国知名企业家、经济学家等经济界权威人士参加的"2002中国经济电视年会"。
2003年新年伊始,应中央电视台《商界名家》节目邀请,中国经济与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黄泰岩教授与浪潮集团总裁孙丕恕先生、互联通网络有限公司行政总裁高红冰先生以浪潮集团为个案就迈向体验经济的IT业的盈利模式问题展开热烈的讨论。黄教授认为,体验经济带给消费者的是一种全过程的感受。与服务经济中顾客被动接受不同,体验经济中顾客是主体。体验经济延伸了产业链条,增加了复杂程度,从而拓展了盈利空间。体验经济的供应商,必须要具备容纳各种专业化知识的能力,在更高层次上实现整合、提供咨询,从而塑造一个新的经济形态。
2002年12月22日,研究院黄泰岩教授参加了由南开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和汉唐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共同举办的“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研讨会”。他认为当前应抓紧落实党的 “十六大”精神,以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出发点,扩展居民投资,积极发展个人理财,改善居民收入来源结构,缩小居民收入差距,允许居民收入以略快于经济增长的速度增长。
2002年12月14日,研究院黄泰岩教授参加了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营经济研究中心与《经济研究》、《管理世界》、中山大学岭南学院举办的“中国民营经济发展与企业竞争力研讨会”。在会上黄泰岩教授作了主题发言。他提出,民营企业发展要过“五关”,即民营企业成长过程中必须树立正确的财富观、明确企业发展战略、注重延揽人才、加强企业制度和文化建设;斩 “六将 ”,即去掉小富即安的小农、不认同公司价值观的异类、不与公司共成长的落伍者、缺乏团体精神的个体户、不敢承担责任的弱者、事必躬亲的老板。
2002年11月16日,研究院黄泰岩教授、雷达教授应邀参加了由江西财经大学举办的“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市场经济建设”全国研讨会。在大会上,黄泰岩教授以“全球化条件下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为题发表主题演讲。他认为,中国加入WTO是深刻的历史性革命,它对中国改革和发展模式的影响是深远的,具体表现在:经济体制改革必须按照国际规则推进,开放成为改革的基本推动力量;新经济的发展使中国必须在三元经济的框架中谋求发展,全球化则要求中国经济发展必须注重整合两个市场(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和两种资源(国内资源和国外资源)。
2002年10月23日,研究院高培勇教授参加了在辽宁省鞍山市举办的中国国际税收研究会2002年研讨会,就有关收入分配问题作了大会发言。他谈到,在继续坚持效率优先的同时,必须把公平作为一个十分重要的政策目标全力加以追求。以规范政府行为为主要线索解决中国当前的收入分配问题应主要从三方面努力:调整政策,积极介入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端正角色, 坚持以社会公共利益的最大化为政府部门的唯一动机;健全制度,建立、完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收入分配机制。与运用各种再分配调节手段相比,更重要的是规范初次分配秩序。应充分利用财政税收手段,深入挖掘财政税收“潜能”,充分发挥其天然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
2002年9月28日,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黄泰岩教授、高培勇教授参加了由天津财经学院举办的“中国个人收入分配的现状与对策高级研讨会”。黄泰岩教授认为,以牺牲经济增长去追求公平分配就我国现阶段来说是不合适的。在中国,无论贫富标准如何被制定、公平程度是多少,都不可损害经济增长;资产差距可以促进投资,从而创造就业机会,增加居民收入,为社会公平积累更多的物质条件。高培勇教授认为,应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继续坚持效率优先和兼顾公平的原则,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要建立健全收入分配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规范社会分配秩序,加强对垄断行业收入的监督和管理,强化收入分配的税收调节功能。两位教授的大会发言被人民日报社主管的《中国经济快讯》周刊2002年第41期摘要发表。
2002年9月24日,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黄泰岩教授参加了由中国汽车工业联合会、《中国汽车报》在人民大会堂联合举办的“中国汽车工业开发高层研讨会”。黄泰岩教授就我国汽车工业发展战略,特别是中国汽车业自主开发等问题与参会者作了交流。他认为,在中国汽车工业发展与世界汽车工业强国存在巨大差异的情况下,片面强调自主知识产权的开发不仅不利于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反而会阻碍这一目标的实现,应该在加强与世界汽车工业强国合作的过程中,实现从引进向联合开发、自主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阶段的迈进。
2002年9月22日,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黄泰岩教授参加了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在国宾馆举办的“中国垄断行业改革”研讨会。在会上,黄泰岩教授就目前垄断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改革的走势、改革的措施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2002年8月9日,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黄泰岩教授参加了由中国孔子基金会、国际儒商学会、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经济日报社新闻发展中心在人民大会堂共同举办的“中华儒商国际论坛”。黄泰岩教授就传承创新中华传统文化,加强我国当前经济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诚信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在会上,黄泰岩教授还应聘担任了中华儒商国际论坛顾问。
2002年7月19日至21日,应教育部经济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的邀请,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黄泰岩教授参加了在山西财经大学举办的全国高校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建设专家研讨会暨政治经济学人才培养基地负责人与部分经济学院院长联席会议。在会上,黄泰岩提出,经济学教科书的建设应依据新世纪、新经济的要求,突出时代精神和中国特色;应增强教科书的可读性和生动性。
2002年6月28日,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黄泰岩教授参加了由北京市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杂志社、北京市房山区委联合召开的“学习实践‘三个代表’,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理论研讨会。会上,黄泰岩教授以“关于经济学的理论创新”为题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入世带来的体制革命和新经济带来的产业革命是我国新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两个重要标志,它是经济学的“时”。而经济学的 “进”,则是处理好与国际接轨同中国特色的关系、理论引进和理论创新的关系、改革与发展的关系,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关系、城乡关系、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关系这六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