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物价水平快速上升,商品房价格迅猛上涨。CPI由2009年的-0.7%大幅回升至2010年的3.3%,PPI更是由-5.4%上升到5.5%。2011年CPI进一步上升至5.4%,PPI达到了6%。全国商品房平均价格则在2009—2011的三年间上涨了约41%,其中北京的涨幅达到77%、上海的涨幅更达到92%。
二是产能过剩问题更加突出。IMF评估报告指出,中国的产能利用率由2008年80%下滑至2011年的60%左右,其中钢铁、船舶等被列入产业振兴规划中的行业产能过剩情况最为严重。三是地方政府加大举债规模以刺激经济扩张,导致债务问题逐渐凸显。国家审计署数据显示,2010年底地方政府负债规模达到10.7万亿元,较2008年增加了1倍。四是经济结构失衡现象进一步恶化。由于宏观经济政策以拉动投资为主要着力点,2010年和2011年投资率分别高达47.2%和47.3%,比危机前上升了6.5个百分点左右。不仅如此,伴随着2011年宏观经济政策逐步回归常态化,将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组合调整为“积极财政政策+稳健货币政策”后,中国经济增速再次呈现出快速的回落态势,由2011年第1季度的10.2%下降至第4季度的8.7%,这很大程度上源自上述副作用与后遗症带来的下行压力。
(二)经济增速放缓势头未得到缓解,经济呈现出萧条迹象
卢锋(2016)通过对过去十年宏观经济政策工具的梳理发现,除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等常规调控工具之外,宏观经济政策使用的调控工具接近30余种,以宏观调控之名行微观干预之实的现象经常发生。而这会从三个方面影响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控效率。
五、宏观经济政策框架的转型方向
一是物价水平快速上升,商品房价格迅猛上涨。CPI由2009年的-0.7%大幅回升至2010年的3.3%,PPI更是由-5.4%上升到5.5%。2011年CPI进一步上升至5.4%,PPI达到了6%。全国商品房平均价格则在2009—2011的三年间上涨了约41%,其中北京的涨幅达到77%、上海的涨幅更达到92%。
二是产能过剩问题更加突出。IMF评估报告指出,中国的产能利用率由2008年80%下滑至2011年的60%左右,其中钢铁、船舶等被列入产业振兴规划中的行业产能过剩情况最为严重。三是地方政府加大举债规模以刺激经济扩张,导致债务问题逐渐凸显。国家审计署数据显示,2010年底地方政府负债规模达到10.7万亿元,较2008年增加了1倍。四是经济结构失衡现象进一步恶化。由于宏观经济政策以拉动投资为主要着力点,2010年和2011年投资率分别高达47.2%和47.3%,比危机前上升了6.5个百分点左右。不仅如此,伴随着2011年宏观经济政策逐步回归常态化,将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组合调整为“积极财政政策+稳健货币政策”后,中国经济增速再次呈现出快速的回落态势,由2011年第1季度的10.2%下降至第4季度的8.7%,这很大程度上源自上述副作用与后遗症带来的下行压力。
(二)经济增速放缓势头未得到缓解,经济呈现出萧条迹象
卢锋(2016)通过对过去十年宏观经济政策工具的梳理发现,除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等常规调控工具之外,宏观经济政策使用的调控工具接近30余种,以宏观调控之名行微观干预之实的现象经常发生。而这会从三个方面影响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控效率。
五、宏观经济政策框架的转型方向
一是物价水平快速上升,商品房价格迅猛上涨。CPI由2009年的-0.7%大幅回升至2010年的3.3%,PPI更是由-5.4%上升到5.5%。2011年CPI进一步上升至5.4%,PPI达到了6%。全国商品房平均价格则在2009—2011的三年间上涨了约41%,其中北京的涨幅达到77%、上海的涨幅更达到92%。
二是产能过剩问题更加突出。IMF评估报告指出,中国的产能利用率由2008年80%下滑至2011年的60%左右,其中钢铁、船舶等被列入产业振兴规划中的行业产能过剩情况最为严重。三是地方政府加大举债规模以刺激经济扩张,导致债务问题逐渐凸显。国家审计署数据显示,2010年底地方政府负债规模达到10.7万亿元,较2008年增加了1倍。四是经济结构失衡现象进一步恶化。由于宏观经济政策以拉动投资为主要着力点,2010年和2011年投资率分别高达47.2%和47.3%,比危机前上升了6.5个百分点左右。不仅如此,伴随着2011年宏观经济政策逐步回归常态化,将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组合调整为“积极财政政策+稳健货币政策”后,中国经济增速再次呈现出快速的回落态势,由2011年第1季度的10.2%下降至第4季度的8.7%,这很大程度上源自上述副作用与后遗症带来的下行压力。
(二)经济增速放缓势头未得到缓解,经济呈现出萧条迹象
卢锋(2016)通过对过去十年宏观经济政策工具的梳理发现,除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等常规调控工具之外,宏观经济政策使用的调控工具接近30余种,以宏观调控之名行微观干预之实的现象经常发生。而这会从三个方面影响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控效率。
五、宏观经济政策框架的转型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