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次年会征稿函(2013)

 


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2013

27次年会征稿函

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27次年会,将于201310月前后在贵州财经大学召开,由贵州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承办。按照会议规定,参会代表由入选论文产生。请您并通过您组织贵单位的教师和博士生积极提交会议论文,研讨会专家组将于20137月下旬组织专家评审,并在入选参会论文中挑选部分论文结集出版《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2013》,会议论文中的部分论文将被推荐到相关期刊进入审稿刊发程序。

2013年会主题:

1. 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难点与对策

2. 重点领域改革的思路与对策

3. 共同富裕实现的机制与道路

4. 中国经济学创新的方向与方法

年会期间将召开经济学院(系)院长(主任)联席会议进行交流,欢迎各位院长(主任)积极参与并提交论文。

会议论文可通过电子邮件和信函邮寄两种方式提交。请将您于2013715之前将会议论文(不超过12000字,含摘要及个人联系方式信息,正文宋体小四1.5倍行距,并请在邮件标题中注明:27次年会论文),提交至:public1986@sina.comchenliang5@ruc.edu.cn。如信函邮寄,请一式两份寄至: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陈亮 收,邮政编码:100872,联系电话:010-82500280

提交会议论文的截止时间为2013715。本次会议的入选论文,将于8月中旬在研讨会网站www.yanjiuyuan.com.cn研讨会秘书处”栏目公布。入选论文作者的正式邀请函将于9月初寄发。更多及时信息请访问www.yanjiuyuan.com.cn研讨会秘书处”栏目。

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领导小组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代章)

2013316




论文出版体例,如下所示:

自主创新理论的困惑与挑战 (文章名)

一、中国自主创新的理论困惑与挑战

中国自主创新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对发达国家的追赶甚至超越。然而,中国的自主创新是在没有现成经验可供借鉴情况下的后发国家实现追赶的摸索、实践过程,现有的理论体系还不足以有效解释、指导中国的自主创新活动。因此,中国的自主创新理论构建存在一系列困惑,面临诸多挑战。

(一)后发国家自主创新的理论困惑

1.理论观点回顾。有关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一直存在着强调自由市场效率与提倡通过政府计划和指令控制市场活动的两种观点之间的重大对峙(速水右次郎著,李周译,2003)。后发国家的追赶理论,也一直在政府是否应该干预、在多大程度上干预等方面存在争议。当然,无论是从主流的理论观点还是后发国家成功的追赶实践来看,政府对于后发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保护和干预都是必须的。

1)基于技术来源角度的定义。从技术来源角度,又有关于创新主体对“自主”程度不同而作出的不同定义,大体有以下三种:

这类定义实际上认为,在发展的初期阶段,即在我国改革开放后的二、三十年里,由于技术基础薄弱,与国外差距大,要以引进消化吸收为主;到了现阶段该转向自主创新为主了。

1)给出了自主创新的三种模式:原始性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从技术来源的角度看,既包括自己原创性研发,也包括从外部获取后自己集成,还包括了直接引进后消化吸收再创新。可见,这种定义所囊括的范围更广、更全面。

另外,稿件编排中还要注意以下问题:

1. 书中出现的表格与图都要按章单独排序,如图1,图2,表1,表2等。而且,必须在书中文字提出图或表,紧接着在下面才能出现该图或表,即“先文后表(图)”。

2. 脚注应采取页下注,即在每面稿件下方做脚注,且每页都应从①排起。参考文献一般均应统一放在文章的最后,而且要按照先中文(按音序)后英文的顺序排列,其中中文部分应先排著作类,然后是文章类,再是其他。脚注与参考文献的编排方式如下所示:

迈克尔•波特著:《国家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20~26页。

洪银兴:《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兼论国际贸易的比较利益理论的缺陷》,载于《经济研究》1997年第6期,第20~26页。

ChangS. J., XuD. .Spillovers and Competition among Foreign and Local Firms in China.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8, Vol.29, pp.495–518.

请根据脚注和参考文献的内容套用这三种格式。

3. 正文中出现的英文人名和地名,应先翻译成中文,将英文放到译成的中文后面的括号内,如马歇尔(Marshall1955

文中出现的详细数字均应标明资料来源,而且来源一定要符合上述参考文献的要求,必须完整。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 59 号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 100872 )
邮箱: puclic1986@sina.com 电话: 010-82500280 传真: 010-82509079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