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次年会入选论文目录

 
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
第21次年会入选论文目录


  序号 作者姓名 (第二作者) 作者单位 论文题目
1 王岩 内蒙古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视角下的公平、效率和平等观探讨
2 靳共元 杨振东 山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社会主义资本和人力资本之分
3 焦斌龙 王建功 山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文化产业解构传统产业
4 李玲娥 林广正 山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收入分配制度的国际比较及经验借鉴
5 申丹虹 中北大学人文学院 新自由主义、劳动力市场与收入不平等
6 纪韶 张磊 孙延旭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 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数量最新估计和测算方法
7 冯梅 刘方 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 试论在和谐社会条件下实现公平与效率的和谐
8 李淑湘 孔红梅 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循环农业:推进我国现代农业建设的发展模式选择
9 韩金华 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公平、效率组合与和谐劳资关系的构建
10 孙咏梅 首都师范大学 投资主导增长方式下效率与公平问题的新思考
11 刘愿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深圳农地国有化与城市化陷阱:以新安上合社区为例
12 胡钧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与发展和中国化
13 陈勇勤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中国经济学形成的内在基因
14 方竹兰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论诺斯方法与马克思方法的互补性
15 赵英杰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中国区域金融结构差异的比较分析
16 陈享光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论收入公平分配的微观基础
17 张培丽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国外现代农业研究的最新进展
18 白暴力 梁咏梅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当前猪肉市场价格上涨的市场原因与对策
19 林木西 辽宁大学经济学院 发展县域经济带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0 刘静暖 纪玉山 长春税务学院 与自然力和谐的消费增长观及5S原则
21 许梦博 高飞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 新农村建设财政支出绩效问题研究
22 郑贵廷 陈晓君 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 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度"的理论思考
23 李政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提法须终结
24 丁肇勇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 基于随机效用模型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融资制度建设
25 张维达 王连忠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 我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及对策研究
26 谢地 赵欣颖 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 我国征地制度缺陷与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
27 赵玉琳 李悦佳 吉林社科院《经济纵横》杂志社 当代经济学两种理论范式比较研究
28 景玉琴 《当代经济研究》 编辑部 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创新
29 支大林 苗淼 东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构建和谐社会
30 金兆怀 宋晓巍 东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关于推进我国农村城镇化建设的思考
31 刘力臻 东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东亚汇率合作模式及选择分析
32 邢玉升 吴显亮 黑龙江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发展现代农业 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33 刘赣州 黑龙江大学生产力研究中心 政府权力、机会不平等与社会收入差距:中国分配制度的转型特征
34 刘文勇 黑龙江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改善中国就业状况的一个分析框架
35 乔榛 黑龙江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效率与公平视角下的和谐社会构建
36 焦方义 黑龙江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我国流动性过剩的成因与宏观调控策略
37 包亚钧 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社会公平
38 高帆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中国各省区二元经济结构转化的同步性1978-2005
39 刘铮 李先 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院 农业比重下降的正负效应分析
40 崔向阳 南京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转轨经济中构建劳资合作制度的博弈分析
41 沈坤荣 唐文健 南京大学经济学院 中国经济模式蜕变:从快速增长到和谐发展
42 高波 张志鹏 南京大学经济学院 从制度到文化:发展与转型经济学在中国的创新
43 张良悦 刘东 南京大学经济学院 土地发展权框架下失地农民的补偿
44 张杰 刘志彪郑江淮 南京大学经济学院 影响中国制造业企业创新活动的关键因素及其行为模式
45 杨德才 时磊 南京大学经济学院 合作与不合作: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社区公共贫供给中的多重均衡
46 葛杨 南京大学经济学院 新农村建设中人力资源的二元特征及解决路径
47 张二震 马野青 南京大学经济学院 当代国际分工新特点与马克思国际价值理论新发展
48 刘志彪 南京大学经济学院 服务业外包与中国新经济力量的战略崛起
49 张东辉 山东大学经济学院 金融发展、经济增长与收入差距
50 黄少安 孙涛 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 制度内生的推拉理论与中国现阶段的非转农现象
51 王凤荣 王慧 山东大学经济研究中心 价值链理论视角的我国企业集群隐性升级
52 段文斌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技术进步的原因和性质
53 刘刚 赵欣欣 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 京津冀都市圈产业发展和演进趋势分析
54 李家祥 丁为民/戴学来 天津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我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理论发展、创新与特征
55 张明龙 台州学院 中国经济学的创新和发展问题思索
56 伍世安 肖文海 江西财经大学校长办公室 以价格改革为中心,构建经济和谐增长的利益兼容机制
57 康静萍 赵阿平 江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创新农村经济组织 实现农业规模经营——李袁村土地股份合作社案例的启示
58 周小亮 黄杰阳 福州大学经济研究中心 协调利益关系与企业所有权结构调整
59 郭铁民 福建师范大学产业经济研究中心 就业状态与农民增收
60 祝健 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基于功能视角的金融支农体系架构思考
61 陈少晖 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政策调整与机制创新
62 黄瑾 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试析政府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关系
63 许经勇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 强省先强县 强县先强镇
64 陈永志 吴海燕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 效率公平的统一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65 林金忠 厦门大学经济研究所 实证经济学的似是而非的方法论
66 林民书 杨治国 厦门大学经济系 传统制造企业转型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67 蒋晓蕙 施建宁 集美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问题研究
68 刘长庚 高连水 湘潭大学商学院 论公平分配实现的微观基础
69 徐长生 王晶晶/汪海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 竞争程度、市场规模与创新——一个基于联立方程模型的中国经验研究
70 卢现祥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 转型期我国市场化进程的多视角分析
71 朱巧玲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 浅析国家行为与产权
72 杨玲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提高我国居民健康公平性的理性分析
73 杨艳琳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公平与效率的变量分析
74 赵伟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马克思主义城乡经济关系论纲
75 颜鹏飞 武汉大学经济思想史研究所 中国特色的市场导向改革不是泛市场化改革
76 石莹 李唐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中国传统土地产权构成的制度困境破局及其对当代土地改革的启示
77 简新华 武汉大学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研究中心 和谐社会与资源环境及自主创新
78 郭熙保 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发展的和谐之路_从库兹涅茨假说谈起
79 赵兴罗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税学院 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财政支持政策选择
80 陈银娥 魏君英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 人力资本、技术进步与中国服务业增长
81 曹阳 华中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关于经济人假设若干问题的思考
82 杜云书 张广宇 郑州大学旅游与管理学院 农民工代际差异比较分析及启示建议
83 肖延方 郑州大学商学院 论当代中国经济学发展的方向
84 刘淑琴 赵强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和谐社会目标下的公平与效率组合关系
85 郭军 伦蕊 河南财经学院 从市场发育过程乡村企业的兴衰看我国农业现代化基本路径选择
86 宋光华 信阳师范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建设我国农业创新体系
87 曹明贵 信阳师范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提高农村人口素质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
88 于金富 河南大学经济学研究所 构建现代中国经济学的科学范式
89 秦其文 华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农民思想素质与农户家庭贫富社会发展相关性的理论分析与政策启示
90 吴江 黄晶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 非公有制企业劳动合同与劳动者权益的保护
91 吕景春 广东惠州学院经济管理系 和谐劳动关系的合作因素及其实现机制
92 陶一桃 深圳大学经济学院 对和谐社会的经济学分析
93 郑长德 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中国各地区城乡差距与金融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
94 蒋永穆 纪志耿 四川大学经济学院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利益协调机制研究
95 戴歌新 李虹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中国“后期转型”政府治理机制研究
96 刘灿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产权正义
97 杨继瑞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公共保障房:经济适用房与廉租房并轨的思考
98 丁任重 西南财经大学校长办公室 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问题探讨
99 白永秀 吴振磊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农村经济发展载体研究
100 龚新蜀 王雪峰 石河子大学经济贸易学院 中国和谐社会构建中得收入分配不平等问题探析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 59 号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 100872 )
邮箱: puclic1986@sina.com 电话: 010-82500280 传真: 010-82509079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 版权所有